中化新網訊 “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呼喚創新,行業企業要爭當創新主角。”8月10日在天津召開的石油和化工行業工程建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指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石化工業的創新正在發生市場之變、技術創新之變、綠色環保之變、發展方式之變。勘察設計企業必須走在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前列,要成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一支尖兵突擊隊。
圖為大會現場。 (張育 攝)
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輪值理事長袁學民指出,石油和化工行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支撐產業,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對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對改善民生發揮重要保障作用,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必然、也必將依靠創新。建立“產學研設”的創新體系尤為重要。
“這個‘設’不可或缺。”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榮世立指出,“無論是歷史實踐還是當今探索,都足以證明‘產學研設’創新體系更能激發出聯合創新的新動能、新優勢,更能早出成果、多出成果。”榮世立說,近年來,有不少設計企業逐步加大科技投入,主動加強與高校院所合作,積極融入“產學研設”創新體系,使科技成果直接轉化為工程技術,不僅擴大了工程市場,而且在創新驅動產業發展方面進行了有效探索。
榮世立同時強調,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行業本身是一個知識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行業,企業要提高市場競爭力必須靠技術和創新。據不完全統計,到2022年底,行業從業人員已超過12.6萬人,專業技術人員超過8.4萬人。“這8萬多人的創新熱情一旦被激發,為行業創新帶來的驅動力將是不可估量的。”他說。
此外,數字化領域的創新也成為備受與會代表關注的“重頭戲”。與會專家告訴記者,自從計算機輔助設計代替圖板以來,流程工業的數字化模擬、協同設計、工程管理和數據管理等工程軟件快速發展,但高檔主流軟件幾乎都是國外產品,且這一局面短期內很難改變。
榮世立提出,希望有能力的勘察設計企業和軟件商聯合起來,通過市場機制,努力為國產工程軟件發展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加快行業數字化轉型步伐。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目前已有部分企業就此展開行動。
會上,中關村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劍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路徑作了主旨演講。12家勘察設計企業、2所大學、1家科研單位就改革創新、高質量發展以及相關科技成果作了交流。
本次大會由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主辦,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協辦。來自行業各界的200余名代表參會。
生態環境部等11部門7日公布《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間甲烷排放控制目標。這是我國開展甲烷排放管理控制的頂層設計文件。甲烷作為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具有增溫潛勢高、壽命....
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技術裝備展區,科思創、3M、陶氏等知名跨國化工企業展示了其綠色低碳及環保最新技術成果和應用場景,并與國內企業合作簽約。
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要錨定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持續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守牢安全底線,健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