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近日,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與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共同主辦的2023產業鏈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論壇在合肥舉辦。論壇以“加快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推進制造業集群化發展”為主題,旨在為我國制造業產業鏈各方搭建工業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創新的交流合作和成果發布平臺。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出席論壇并作主旨報告。李毅中指出,工業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要著力推進產業鏈的轉型升級。一要打通雙鏈中的堵點和卡脖子痛點,實現自主可控;二要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強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培育戰略性的新興產業;三要實施領航企業培育工程,形成優質企業培育體系。
關于產業鏈轉型升級,李毅中強調,工業制造業轉型升級要走深向實,持續推進數字化深入到企業核心,抓住智能制造這個主攻方向;數字化轉型要拓展到產業鏈,培育一批示范園區,充分發揮產業鏈龍頭企業“鏈主”的領軍和生態整合作用,積極培育一批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和網絡運營服務商。
安徽省政協副主席鄭宏表示,安徽具備加快制造業產業鏈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獨特優勢,已取得四方面顯著成效。一是深入推進“工業互聯網+行動”,培育了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鏈協同創新平臺;二是深入推動智能制造提質增量,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制造企業,提高了產業鏈的整體效率;三是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培養了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產業鏈、數字化、智能化領軍人才;四是深化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產業鏈分工與合作,推動產業鏈全球化的布局。
中國工程院院士任彭壽認為,我國傳統制造業規模、結構、質量不斷優化,已實現從量的積累增長向質的穩步提高。玻璃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將對汽車工業、光伏產業、顯示產業、特種產業的安全快速發展形成有力支撐。
11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加快推動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為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