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10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完善算力綜合供給體系、提升算力高效運載能力、強化存力高效靈活保障、深化算力賦能行業應用、促進綠色低碳算力發展、加強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六大重點任務,推進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算力對數字經濟的驅動作用。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計算力方面,算力規模超過300EFLOPS;運載力方面,重點應用場所光傳送網(OTN)覆蓋率達到80%;存儲力方面,存儲總量超過1800EB,先進存儲容量占比達到30%以上;應用賦能方面,圍繞工業、能源等重點領域,各打造30個以上應用標桿。
為實現上述目標,《行動計劃》提出六大重點任務,包括“算力+工業”“算力+能源”、優化算力設施建設布局、推動算力標準體系建設、提升資源利用和算力碳效水平、增強網絡安全保障能力等25項細分任務。
在“算力+工業”方面,將面向原材料、裝備制造等領域, 圍繞工業生產種類特性多、生產時間長、質量要求高等特點, 以及安全污染隱患大、智能化水平低等難點,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逐步構建工業基礎算力資源和應用能力融合體系,滿足不同類型工業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倉儲物流、 營銷服務等方面的算網存用需求,推動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降本增效和綠色化轉型,加快推進算力賦能新型工業化建設應用。
在“算力+能源”方面,將加快建設能源算力應用中心,支撐能源智能生產調度體系,實現源網荷互動、多能協同互補及用能需求智能調控。
11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加快推動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為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提供支撐。